為更深入理解北京作為全國科技創新中心的戰略新定位,結合北京基礎找準科技創新的著力點和突破點,有必要對北京科技發展現狀和水平進行梳理和分析,為更好地建設全國科技創新中心提供支撐。本章從技術發展格局、整體技術水平、發展階段以及技術發展趨勢等方面對北京11個重點領域及取得的關鍵技術等進行了評價研究,結果顯示北京在全國“三跑”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基本形成了從“跟跑”向“領跑、并跑、跟跑”三跑并存轉變的格局。
為了更好地認識理解北京作為全國科技創新中心的戰略新定位,切實擔當好“科技創新引領者、高端經濟增長極、創新創業首選地、文化創新先行區、生態建設示范城”五大責任。北京有必要把握世界科技創新和產業變革大勢,站在世界科技創新的前沿,結合北京科技基礎找準北京科技創新的著力點和突破點,將北京打造成科技創新的“領頭羊”和全球高端創新要素聚集地。為此,北京市科委結合國家科技部2013年以來開展的技術預測研究階段性成果,從技術發展格局、整體技術水平、發展階段以及技術發展趨勢等方面對北京科技發展現狀進行深入分析,初步摸清了北京地區的技術水平,為北京選擇重點、打造“高精尖”產業結構提供支撐。
《<中國制造2025>北京行動綱要》的發布,為北京在"中國制造2025"中的行動定下基調,構建“高精尖”經濟結構,實現“在北京制造”到“由北京制造”的轉型,將成為推動北京制造業發展的新動力。本章從北京落實《中國制造2025》面臨的新形勢入手,提出了推動產業向“高精尖”方向戰略調整的思路,在深入解讀“在北京制造”和“由北京創造”的區別和實施培育高精尖產業的“三四五八”行動計劃的基礎上,研究提出了北京貫徹《中國制造2025》的行動路徑。
全文 >《北京技術創新行動計劃(2014-2017年)》是北京市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要舉措。行動計劃緊緊圍繞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和首都城市戰略定位,聚焦解決首都技術創新薄弱環節,以實施兩類共12個重大專項為重要抓手,為推動首都城市可持續發展和服務民生重大需求提供科技支撐。計劃實施兩年來,在強化技術供給基礎上,通過實施首都藍天行動、生態環境建設與環保產業發展、城市精細化管理與應急保障、食品質量安全保障、重大疾病科技攻關與管理等專項,有力支撐了“大城市病”治理,提高了城市精細化管理,實現了科技民生。在強化技術引領基礎上,推動產業轉型升級、高端發展,支撐構建“高精尖”經濟結構。行動計劃取得的階段性進展,為推動首都經濟社會創新發展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撐。
自2014年4月市政府印發《北京技術創新行動計劃(2014-2017年)》(簡稱“行動計劃”)以來,在行動計劃領導小組的統籌協調下,市科委會同市相關部門、各區政府,落實責任分工,扎實推進實施兩類共12個重大專項。行動計劃取得了階段性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