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應對氣候變化、各發達國家競相搶占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發展先機的大背景下,發展能源互聯網成為各國關注的重點。本研究在梳理美、日和歐盟支持能源互聯網發展的政策和研究進展基礎上,對發展能源互聯網系統的物理架構、關鍵技術及其突破重點進行了系統總結。結合對北京現有能源技術與產業發展的基礎和優勢分析,提出了北京發展能源互聯網需要攻克的關鍵技術與產業發展路徑,并從政策、人才、國際合作等角度提出了對策建議。
分布式新能源、可再生能源與互聯網技術相結合的“能源互聯網”的出現,將使人類擺脫能源、資源、環境束縛,因此也成為國際上特別是發達國家備戰新一輪產業革命的重點之一。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耗國和僅次于美國的第二大二氧化碳排放國,如何在確保能源供應的同時保護環境,是我國發展面臨的巨大挑戰。而建設能源互聯網將可能是我們目前的最優選擇。因此我國也應在這些領域加強頂層謀劃,搶占新產業革命相關核心技術的戰略制高點。
近幾年,無人機應用逐漸從軍用擴展到民用領域,航空裝備的無人化、小型化和智能化已成為未來航空業發展方向。隨著我國無人機可靠性的提高和性能的改進,無人機已逐漸應用于國土測繪、海洋巡查、應急救援、森林防火、管線巡檢、環保監測、氣象探測及警務應用等民用領域。但總體來看,在無人機與航空應用服務產業發展過程中,低空政策不明朗、高端技術未掌握、成本高等問題依舊制約著民用無人機產業化進程。本研究依托“北京無人機與航空應用服務產業技術創新聯盟”,通過對國內外無人機與航空應用服務產業發展情況的研究,調研了北京相關產業鏈各個環節20余家單位的發展現狀和下一步發展規劃,組織召開了專家研討會,掌握了北京通用航空及無人機應用服務產業鏈的基本情況,研究了無人機與航空應用產業發展所面臨的技術瓶頸和產業壁壘,明確了未來7年無人機與航空應用服務產業發展路徑圖,提出了北京無人機與航空應用服務產業發展政策建議,為未來政府相關部門把握無人機與航空應用服務產業發展機遇,制定切實可行的產業推進戰略提供了重要的決策參考。
全文 >智能機器人的發展已經成為衡量一個國家制造業水平和科技水平的重要標志。本研究從市場需求、國際貿易、專利技術三方面介紹了國內外智能機器人產業的最新進展,并對其發展進行了預測。中國未來將成為未來智能機器人的第一大市場,產業規模不斷擴大。目前北京已經擁有較完整的智能機器人產業鏈,具備培育和發展產業的基礎,并擁有很好的人才和環境優勢,但目前產業體量較小,還存在市場培育、產業集聚發展等方面的問題。通過研究,本文提出了北京智能機器人產業發展的重點、目標和產業發展路徑,并從整合產業優勢資源、創新商業模式、促進產業集聚和進行技術攻關等角度提出促進北京發展智能機器人產業發展的對策建議。
機器人是一種自動的、位置可控的、具有編程能力的多功能機械手,這種機械手具有幾個軸,能夠借助于可編程序操作處理各種材料、零件、工具和專用裝置,以執行各種任務機器人,是一種半自主或全自主工作的機器,它能完成有益于人類的工作。機器人技術集機械、信息、材料、控制、醫學等多學科交叉,不但具有技術附加值高,產品應用范圍廣,而且已經成為重要的技術輻射平臺,對帶動智能裝備發展、提高突發事件處理水平、改善人民生活質量及增強軍事國防實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