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產業是北京重點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當前,全球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已經形成歐、美、日三足鼎力格局,并呈現不同發展特征,歐洲新能源汽車產業主攻純電動汽車方向,美國新能源汽車產業主攻增程式和插電式電動汽車,日本新能源汽車產業主攻混合動力汽車。就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而言,本報告通過對國內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現狀的實際調研和分析發現,純電動汽車是當前發展新能源汽車的主攻方向,混合動力、純電動、燃料電池汽車也具有各自不同的發展特征。一汽集團、東風汽車、上汽集團、長安汽車、北汽集團、廣汽集團、奇瑞汽車、華晨汽車、江淮汽車、吉利汽車等國內十大車企在新能源汽車方面方面也制定了具體的發展方向和產能規劃。近年來,北京積極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重點以純電驅動為核心,大力發展電動汽車;以電池租賃裸車銷售為模式,加快市場應用發展;以公交領域為突破,逐步的把新能源車輛應用推廣到私人用車領域,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初步形成,產業政策日趨完善,配套設施不斷健全,示范運營成效顯著。但同時,北京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也存在關鍵技術尚存差距、產業鏈條有待優化、基礎設施還需完善、政策支持仍需創新等問題。亟待進一步加快新能源汽車產業關鍵技術領域創新步伐,全面打造有競爭力的核心產業鏈,強化以充電網絡為核心的基礎設施建設,完善產業促進和市場培育政策,全面推進北京新能源汽車產業健康發展。
全文 >全球物聯網技術和產業處于整體迅猛發展的前夜,是歐盟、美國、日本、韓國高度關注和支持的領域,也是后發國家切入新興戰略產業的良好時機。我國物聯網研究起步于20世紀90年代末,技術和標準與國際基本同步,并已具備了發展物聯網的技術、產業和應用基礎,已初步形成環渤海、長三角、珠三角以及中西部地區集聚發展的總體產業空間格局,其中以無錫、上海等城市為代表的長三角地區物聯網發展最為迅速。“十二五”期間,物聯網產業將繼續保持高速增長。但是,我國物聯網產業發展還面臨著關鍵技術和高端產品受制于人,產業規模小、分布散、產業鏈不完整,標準制定相對滯后,缺乏頂層設計,信息安全隱患依然存在等問題。
全文 >近年來,全球半導體照明市場增長強勁。中國大陸半導體照明產業起步較晚,但發展速度較快,同時呈現地區發展不均衡的特點。目前北京大陸半導體照明在總體規模、企業數量方面還處于快速發展之中。與我國廣東、福建等地相比,北京半導體照明技術力量和研發水平全國領先,部分研究成果達到國際領先或先進水平,通過示范工程的推動,產業和技術發展步伐加快,半導體照明產品檢測和標準制定方面的優勢明顯。與此同時,北京半導體照明產業規模相對較小,發展處于各自為戰的狀態,資源優勢沒有轉化為產業優勢、核心競爭力有待提高等問題較為突出,亟需加強頂層設計和政策引導,制定發展規劃。
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