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11月29日)上午,佛山市南海區委理論學習中心組舉行城鄉融合發展專題學習會,首都科技發展戰略研究院院長關成華教授受邀作為智庫專家顧問,為南海建設廣東省城鄉融合發展改革發展創新實驗區把脈問診、建言獻策。
關成華院長提出,南海的城鄉融合要走高質量發展之路,就需要建立起動態的監測和評價體系。當前各項工作的推動都需要以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堅定不移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佛山市南海區建設廣東省城鄉融合發展改革創新實驗區實施方案》也明確要建設城鄉高質量融合發展模式。因此,對標對表高質量發展要求,南海可從經濟、社會、生態三個維度設置監測及評估指標體系,將高質量發展目標具體化、指標化,通過量化讓城鄉融合發展有“風向標”“晴雨表”,推動各級各部門把各項工作落實到位。
《珠江時報》對關成華院長的發言進行了特別報道,特此分享關院長部分發言實錄:
1??建立合理的利益分享機制
在南海過去四十多年的改革發展中,我認為南海有著巨大的發展動力、豐沛的活力和非常強的實力。一個地區如果民間沒有動力,老百姓沒有動力,那么這個地區是很難發展起來的。如今的南海民營經濟發達、中小企業眾多、藏富于民,充滿了動力、活力和實力,這些都是由于南海在利益關系上處理得好,形成了良好的利益共享機制。
今天的南海城鄉融合發展是在高起點、高水平上的改革再出發。在這個過程中,南海要繼續妥善處理好利益問題,做好老百姓的工作。實際上,改革是利益格局的調整和再分配,我認為南海可以嘗試把蛋糕做大,讓大家得到更多的好處,這樣改革才能順利。要充分考慮和照顧好村民、居民、村集體等各方的利益,否則改革會寸步難行。
2 ?在城鄉融合發展標桿區域建立綠色智慧城鄉綜合體
這些年我一直在做科技創新和綠色發展的研究,德國弗萊堡就是一個很好的案例。弗萊堡得天獨厚的優勢是有一所非常好的大學,在上世紀70年代發起了綠色環保運動,政府因勢利導,倡導全社會綠色發展,如今弗萊堡已是全球聞名的康養旅游目的地。弗萊堡靠綠色以及與綠色緊密結合的產業,得到了很好的發展。
因此,我建議南海在城鄉融合發展標桿區域建設綠色智慧城鄉綜合體,或者叫智慧生態城鄉綜合體。實際上,智慧城鄉的概念不僅是互聯網、云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支撐,更重要是培養面向智造的產業和人才,要注重人機結合、人網結合。過去,南海有著良好的信息化基礎,希望南海在城鄉融合發展中,在原有的基礎上更多的吸引科技要素、提升人力資本和吸引高端人才,在城鄉融合發展標桿區域更多地注重科技和人的結合。
另外,智慧城鄉要生態、環保可持續。國際上的先進經驗,通常把不適合耕作或者綠化的土地用來建設,因此南海在規劃上要引入先進的理念,既要實現產城人融合,也要有生態環保。我期待南海在城鄉融合發展標桿區域率先建立起綠色智慧城鄉綜合體,這對南海走在全國前列有重要意義。
3 ?建立動態監測和評價體系
南海城鄉融合發展要走高質量發展之路,需要建立起動態的監測和評價體系。經濟學上有兩句話,第一句是如果一個事情不能用數字準確描述,或者說不能量化,那么這是沒有意義的;第二句是衡量往往意味著我們的追求,這句話反過來理解,就是如果你想追求什么、想得到什么,你應該要有衡量機制,要有量化的手段、方法,然后進行橫向和縱向的跟蹤,最后才能達到你所追求的目標。
所以,南海要圍繞城鄉融合高質量發展,從社會、經濟、生態三個維度建立起監測及評價指標體系,包括正向監測指標體系和負向監測指標體系。這個指標體系就是城鄉融合發展的“風向標”“晴雨表”,并且根據指標“按圖索驥”,把各項工作落實到位。
編輯:陳瑾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屬作者和首都科技發展戰略研究院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布或發表。欲轉載文章,請您在相應文章下留言,申請轉載授權,同時注明您的公眾號名稱及ID。已經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首都科技發展戰略研究院"。請自覺遵守我們的轉載要求,尊重作者及原創版權,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如發現有未經允許或不合要求的轉載,我們將立即舉報,并要求您刪除文章。原創之路不易,感謝您的支持與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