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近日,國務院印發了《中國(北京)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以下簡稱《總體方案》)。首都科技發展戰略研究院研究總監劉楊接受《China Daily》采訪解讀《總體方案》,并刊發題為《'Digital economy' ready to power FTZ in Beijing》的英文報道。
以下為訪談實錄:
1.北京自貿區的建設會給首都帶來什么樣的發展機會?
建設自貿試驗區是我國深化改革開放的重要舉措,可以激發高質量發展的內生動力,有利于打造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北京自貿區的建設將進一步消除政策性障礙,提供更多的先行先試的空間和創新的舞臺,將全面影響北京產業提升、公共服務、城市功能完善等各個方面,尤其對北京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具有重要意義。
2. 根據方案,北京自貿試驗區涵蓋科技創新片區、國際商務服務片區、高端產業片區三個片區,未來對于這些行業內的企業會帶來什么樣的影響?
一是影響資源集聚和流動。自貿區帶來的貿易便利化、投資便利化、金融便利化等諸多優惠政策將產生強大的吸附和集聚效應,會引導資本涌入,為相關產業帶來發展活力。
二是影響產業區域布局。北京自貿區的三大片區中,科技創新片區31.85平方公里,側重于中關村一帶;國際商務服務片區48.34平方公里,側重于首都國際機場、天竺綜合保稅區、以及金盞國際合作服務區一帶;高端產業片區39.49平方公里,側重于南城的大興機場、亦莊等地。未來,這三個區域將成為相關產業布局的核心區。
三是可能產生新的商業模式,激發新增長動能。自貿區是制度創新的“試驗田”,在體制創新、服務創新、監管創新方面的先行先試可能激發相關產業形成商業模式創新,進而產生更大的輻射效應,促進新經濟發展,成為新的發展動能。
3. 金融領域的擴大開放展現了首都怎樣的一個發展方向?
金融業一直是北京的支柱產業,根據北京市統計局的數據,2020年上半年,在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和市場需求帶動下,金融業和信息服務業保持快速增長,上半年增加值分別增長5.7%和8.3%,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37.3%,成為服務業及全市經濟的主要支撐。《中國(北京)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在深化金融領域開放創新方面確實給出了一系列突破性的政策措施,這一方面說明支持金融業發展是北京一以貫之的舉措,另一方面也說明金融業需要通過更多的改革開放、機制創新來推動高質量發展,逐步提高跨境金融服務的能力和國際競爭力。
4.北京自貿區建設法定數字貨幣試驗區和數字金融體系的優勢是什么?
在北京自貿區建設法定數字貨幣試驗區和數字金融體系的主要原因,一是北京是國家金融管理中心,有具備成為金融科技監管沙箱試點的條件;二是北京數字經濟發展態勢良好,北京數字經濟增加值占GDP比重超50,居全國首位,有打造數字貨幣試驗區的能力。
建設法定數字貨幣試驗區和數字金融體系會進一步規范和帶動北京金融科技行業發展,更好地推動金融科技為金融業服務,促進金融體系形成更可靠的信用體系,化解金融風險,并大規模降低金融服務成本。
編輯:陳瑾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屬作者和首都科技發展戰略研究院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布或發表。欲轉載文章,請聯絡cistds@cistds.org.cn。已經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首都科技發展戰略研究院"。請自覺遵守我們的轉載要求,尊重作者及原創版權,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如發現有未經允許或不合要求的轉載,我們將立即舉報,并要求您刪除文章。原創之路不易,感謝您的支持與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