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特色小鎮建設已經成為中國城市化和城市建設的重大理論命題,備受各界矚目。一批特色小鎮脫穎而出,積極創新,成為引領國內特色小鎮潮流的標桿,并且已經形成了或正在培育自身的特色品牌。如何認識特色小鎮品牌建設的價值,值得我們加以深入研究和探索。
一、特色小鎮品牌建設的三重價值
作為城市品牌的重要分支和組成部分,加強特色小鎮品牌建設,有助于優化配置各類資源要素、增強特色小鎮的吸引力和競爭力。同時,中國城鎮化正在進入質量導向的新階段,特色小鎮品牌建設更是新發展理念的示范地、新改革實踐的試驗田,對引領中國小城鎮發展方向,豐富中國城市品牌體系,中國城市治理創新具有重要價值。
(一)引領中國小城鎮發展方向
長期以來,由于經濟規模和行政等級限制等原因,中國小城鎮往往被用來承載農村人口轉移,并未賦予更多經濟轉型、社會發展、環境改善的發展內涵和引領發展方向的任務。盡管實踐中不少地方的小城鎮已經在探索差異化發展道路、塑造自身品牌方面做出積極的努力,但在示范和引領作用上仍然缺乏全面性和整體性,不能適應中國城鎮化特別是新型城鎮化發展的需要。
從目前的特色小鎮建設情況看,我國特色小鎮品牌大多突出產業“特而強”、形態“小而美”的特點,集中發展信息經濟、環保、健康、旅游、時尚、金融、高端裝備制造等科技型、綠色型產業,形成產、城、人、文有機結合的城鎮功能平臺,體現了生產、生活、生態融合的未來城鎮發展方向。盡管特色小鎮不能簡單等同于小城鎮,但特色小鎮建設的試點和推廣,特色小鎮品牌的塑造,無疑將有助于更好的體現中國新型城鎮化的發展需要和方向,更好的探索中國小城鎮發展的適宜模式和道路,更好的解決制約中國小城鎮發展的障礙和問題,引領中國小城鎮向更加包容、可持續方向發展。
(二)豐富中國城市品牌體系
城市品牌對于城市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城市營銷學者科特勒曾認為,完善城市品牌體系可以實現三個主要的目標:一是保護城市企業和其品牌免受政府、政治或其他國內外非必要或消極活動的影響;二是支持城市企業及其品牌參與全球競爭;三是創建繁榮以及提高城市內在生活標準。中國的新型城鎮化需要與之相匹配的城市品牌體系。
當前,中國已初步形成了以大城市為中心、中小城市為骨干、小城鎮為基礎的多層次的城市品牌體系,而作為城市品牌體系重要組成部分的特色小鎮品牌建設頗具亮點。從2016年10月住建部公布的第一批中國特色小鎮名單中可以看出,中國特色小鎮涉及32省區(市),共127個小鎮,分為商貿物流型、歷史文化型、工業發展型、現代農業型、休閑旅游型、綜合發展型以及特殊發展型(如基金小鎮、科技小鎮、文創小鎮等)七大類。這樣廣地域、寬領域的特色小鎮建設,突出“特色”,凸顯品牌,為中國城市品牌建設實踐和理論提供經驗、政策、知識支撐,對豐富中國城市品牌體系產生積極的影響。
(三)推動中國城市治理創新
傳統上品牌是一個商業概念,治理則是一種政策機制。但在區域治理當中引入某種基于消費者本體的商業概念,并不意味著對政府與決策者的主體意識的顛覆,而會更加激發其從城市利益相關者的角度出發,制訂更加符合城市發展規律與市民需求的政策。長遠來看,城市品牌的建設過程本身也是推動城市治理現代化的過程。
特色小鎮是中國城鎮化發展進程中的新興事物,也是推動城市治理體制機制創新的重要載體。未來,特色小鎮品牌建設不僅具有發展內涵、更具有改革內涵。通過特色小鎮品牌建設,激勵特色小鎮在制度上不斷創新,持續探索利益主體多元、公眾參與的現代城市治理體系,催生更多的改革創新氛圍濃厚、體制機制靈活、發展潛力和活力強勁的特色小鎮涌現,將有利于中國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的提高。
二、國外特色小鎮品牌發展的兩個啟示
特色小鎮并非新生事物,伴隨著工業化、城鎮化的發展,國內外許多特色小鎮不斷壯大、繁榮,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區域品牌。而品牌催生的區域居民和外界認同感、人才和資本吸引力、產業集群效應等,不斷激勵其他區域學習、模仿與創新,但在特色小鎮建設中,成功與失敗并存。這需要我們更好的把握特色小鎮品牌建設精髓,吸取經驗教訓,思考自身的發展道路。
(一)做好特色條條大道通羅馬
特色小鎮品牌的核心在于“特色”。從國內外特色小鎮品牌發展的情況來看,目前具有較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的特色小鎮主要可以歸為三種類型:總部特色鎮、產品特色鎮和環境特色鎮。
第一類總部特色鎮是通過總部企業引領形成的特色小鎮。地價低廉、基礎設施完善是這類小城鎮的基本特征。如Facebook的總部所在地,美國加州門羅帕克小鎮,吸引了諸多互聯網及新興產業公司的入駐。第二類產品特色鎮是以某一類主導產品為支撐,帶動當地的經濟社會發展。如依托施華洛世奇打造的水晶特色小鎮瓦滕斯水晶小鎮。第三類環境特色鎮一般是都市圈外具有高品質人居環境和特殊資源的小鎮。如達沃斯小鎮,由高品質的環境,進而成為世界經濟論壇的年會會址。
從目前特色小鎮品牌發展的情況來看,特色小鎮形成品牌的關鍵在于其有核心的特色產業,這既是其品牌競爭力的基礎,也是其經濟發展、空間格局優化、人口合理聚集、環境和諧宜居的重要支撐。
(二)成功經驗很難輕易復制
特色小鎮品牌各具特色,但其成功經驗很難輕易模仿復制。例如,國內不少“基金小鎮”、“金融小鎮”對標的美國格林威治鎮(Greenwich),得益于毗鄰紐約大都市區的區位優勢和功能外溢,其他地方難以復制格林威治的成功。同時由于互聯網技術的發展打破了地理界限,人工智能技術也逐漸在應用在金融分析、投資領域中應用推廣,格林威治的未來亦存在諸多不確定性。
特色小鎮品牌的形成都具有不同的路徑,我們不能簡單的模仿或復制成功的特色小鎮品牌及其發展模式,也不能用過去的成功簡單推理未來的成功,而應該更加客觀理性的認識特色小鎮發展的規律。
注:*本文引自《我國特色小鎮品牌建設的價值與路徑探討》,刊載于《中國名城》2018年第1期,作者趙崢系首都科技發展戰略研究院副院長。
編輯:王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