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探索與起步階段(1949年—1965年)
? ? ? ?1949年11月,中國科學院在北京成立,成為國家最高科研學術機構。以此為開端,全國各地區相繼建立了一批科研機構,我國科技力量得到鞏固。
? ? ? ?1951年起,北京市先后成立34個自然科學研究機構,科研人員隊伍逐步壯大,并初步建立起一個門類齊全、具備一定科研實力的科研體系。
1958年,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正式成立,先后制定并發布《1959年北京科技發展計劃》《1963—1972年北京市農業科技發展規劃綱要》和《1963—1972年北京市工業、交通、城市建設科技發展規劃綱要》,將科學技術發展的重心轉向工業生產,大力推廣各種新技術、新工藝的發展。
二、停滯與恢復階段(1966年—1976年)
? ? ? ?1966年爆發“文化大革命”,這一時期,北京市科技體制經歷較大變革。
? ? ? ?1969年初,北京市建立北京市科技小組,負責北京市科技的日常管理、科技計劃的制定、安排和實施等工作。
? ? ? ?1971年,北京市組織實施東方5號、6895、半導體材料等多項科技會戰,主要聚焦國防、原子能等國防科技,承擔了一批軍工科研試制任務。
? ? ? ?1975年6月,北京市科技小組提出“科研走與工農相結合的道路”,為生產發展服務,從電子計算機、石油化工、精密機械、分析儀器、環境保護、作物栽培、醫藥衛生等七個方面趕超世界先進水平。
三、改革與重塑階段(1977年—1994年)
? ? ? ?1978年,在全國科學大會上,鄧小平同志提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論斷。
? ? ? ?1986年,中共中央、國務院批準《中國高新技術研究發展計劃綱要》(即“863”計劃)。北京地區的科研機構和研究型大學成為實施這一計劃的骨干,建設了一批按新的管理機制運行的高新技術研究中心和高新技術實驗室。
? ? ? ?1988年,國務院正式批準在北京以中關村地區為中心建立第一個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它就是中關村科技園區的前身。
? ? ? ?1990年,北京市政府批準成立北京技術市場管理辦公室并實行《北京市技術合同認定登記管理辦法》。
? ? ? ?1994年北京市人大頒布《北京市技術市場管理條例》,標志著北京技術市場進入依法管理和健康發展的新階段。
? ? ? “八五”(1990-1995)期間,北京市已經與83個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建立科技合作與交流的關系。
四、優化與創新階段(1995年—2011年)
? ? ? ?1995年5月,中國科技創新再次邁入新階段,北京市聚焦科學教育,打造“全國科教中心”。
? ? ? ?1997年,北京市提出“大力發展首都經濟”的概念,明確闡述發展首都經濟必須以“知識經濟”為根本方向,以高科技產業為核心,隨即迎來北京市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高潮。
? ? ? ?1999年12月,北京市委發布《中共北京市委關于加強技術創新、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的意見》。
? ? ? ?2001年,北京申奧成功。隨后,北京成立奧組委科學技術委員會,推出“奧運科技(2008)行動計劃”綱要和實施方案。。
? ? ? ?2004年,北京完成新版總體規劃《北京市建設總體規劃方案2004年-2020年》,主題之一就是科學發展。
? ? ? ?2008年,北京市對外發布《北京市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8一2020年》),明確北京到2020年的發展目標和重點任務。
五、跨越與引領階段(2012年至今)
? ? ? ?2012年,黨的十八大提出并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將科技創新擺到更加重要的位置,開啟了科技創新發展新元年。
? ? ? ?2014年,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北京,提出北京“全國科技創新中心”的城市新定位,為北京科技創新發展提出了新要求和新方向。
? ? ? ?2015年,北京市出臺《<中國制造2025>北京行動綱要》,以推動“在北京制造”向“由北京創造”轉型為主線,全面實施“三四五八”行動計劃。
? ? ? ?2016年8月,國務院出臺《“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提出“支持北京、上海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
? ? ? 2016年9月,國務院印發《北京加強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總體方案》,提出北京科技創新中心建設“三步走”的發展目標。北京市政府發布《北京市“十三五”時期加強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建設規劃》。
? ? ? ?2017年2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再次視察北京,對建設全國科技創新中心提出明確要求,指出要以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為引領,抓好“三城一區”的建設。
? ? ? ?2017年,《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年-2035年)》正式發布,明確北京“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科技創新中心”的四大功能定位。同年,北京市推出《加快科技創新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等十個高精尖產業的指導意見》。
? ? ? ?2018年,北京市政府印發《北京市支持建設世界一流新型研發機構實施辦法(試行)》。
? ? ? ?時至今日,科技創新已成為推動首都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動力,在經濟高質量發展、生態環境保護、社會民生等多個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首都正以得天獨厚的優勢,走在全國科技創新前列,成為中國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龍頭”和“領頭羊”,并向具有全球有影響力的科技中心加速邁進。
*本文由首都科技發展戰略研究院課題組完成,歡迎交流。聯系方式:cistds@cistds.org.cn。
*本文圖片部分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編輯:文藝璇
版權聲明
本文版權屬首都科技發展戰略研究院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布或發表。欲轉載文章,請您在相應文章下留言,申請轉載授權,同時注明您的公眾號名稱及ID。
已經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首都科技發展戰略研究院"。請自覺遵守我們的轉載要求,尊重作者及原創版權,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如發現有未經允許或不合要求的轉載,我們將立即舉報,并要求您刪除文章。原創之路不易,感謝您的支持與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