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創業孵化30周年》編纂組成員顏振軍
???????1987年,中國第一家科技企業孵化器成立;截至2016年年底,我國創業孵化機構達7553家,數量居全球第一。從0到1,從1到7553。這是從1987年至今,中國孵化器走過30年征程所孕育的成果。
?????? 5月11日,2017創交會“重頭戲”之一的國際創業孵化峰會盛大啟幕,一部系統總結和展現中國科技企業孵化器30年發展歷程的書籍——《中國創業孵化30周年》在開幕式上首次亮相。該書由科技部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中心組織業內有關專家學者,共同編寫完成。
???????1987年,中國第一家科技企業孵化器成立;截至2016年年底,我國創業孵化機構達7553家,數量居全球第一。從0到1,從1到7553。這是從1987年至今,中國孵化器走過30年征程所孕育的成果。1987年,中國第一家科技企業孵化器成立;截至2016年年底,我國創業孵化機構達7553家,數量居全球第一。從0到1,從1到7553。這是從1987年至今,中國孵化器走過30年征程所孕育的成果。“編纂這部書期間,腦海里好像放紀錄片一樣,一幕一幕掠過了中國創業孵化這30年的種種艱難和步步成長。”昨日,《中國創業孵化30周年》編纂組成員、我國第一位專業方向為孵化器的科技哲學博士顏振軍,在接受本報采訪時感嘆:“從‘星星點點’到‘星火燎原’,我國孵化器發展歷程堪稱一部史詩,‘梅花香自苦寒來’是對這30年的最好寫照。”
萌芽
從問號起步的科技企業孵化器
???????孵化器是什么,孵化器要做什么,孵化器要怎么做?這幾個問題,曾是20多年前顏振軍為完成博士論文時給自己提出的問題。30年前,我國創業孵化事業起步之初,第一代孵化器管理者也曾為尋找這些答案而上下求索。在顏振軍看來,從1987年中國首家孵化器——武漢東湖新技術創業者中心成立至今,中國創業孵化經歷30年風雨坎坷,堪稱一部恢宏壯麗的史詩,總體經歷了三個階段。
???????根據他勾勒的中國創業孵化發展的“路線圖”:1987年至1999年是探索發展期,2000年至2013年是蓬勃發展期,2014年至今是迅猛發展期,“所有的萌芽和起步,就從一系列問號開始。這也是我在編纂過程中,從孵化器管理者的回憶里深切感受到的”。
???????《中國創業孵化30周年》書中,清華創業園原主任羅建北回憶道:“1994年,校領導把我從清華大學計算機系副教授崗位上調到清華科技園發展中心,我的腦中一片空白。科技園是什么?我在科技園能干什么?”
???????“沒有現成的答案可以回答,孵化器本身就是一個創新。”顏振軍說,盡管當時在美國等發達國家已有了成熟的孵化器模式,但并沒有適合中國經濟發展需求的模版可以現學現用,“一切全靠自己去探索、發展”。
前路
學做“國際制片人”的國際孵化器
???????盡管沒有現成的答案,但中國創業孵化事業的車輪,在時代浪潮下開始運轉。
???????以1987年為起跑線,以武漢東湖新技術創業者中心為領跑者,截至2016年年底,在這條“賽道”上,我國創業孵化機構達7553家,數量居全球第一……“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在聊到編纂《中國創業孵化30周年》這部書最為深刻的印象時,顏振軍這樣說。
???????“我國第一個孵化器的全部家當是一座舊營房、一塊牌子和一部電話,與現在覆蓋我國各地的孵化器形態、功能相比,已實現了極大的飛躍。”此次來成都參會,顏振軍參觀了成都高新區菁蓉國際廣場、騰訊眾創空間、天府新谷等孵化載體和空間。他認為,成都高新區創新創業的發展,也是我國創業孵化發展不同階段的縮影和代表。
???????1988年8月,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1998年改為科學技術部)在北京召開第一次火炬計劃工作會議,以建設國家高新區為重要內容的火炬計劃正式開始實施。成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以下簡稱成都高新區)開始籌建。1990年,成都高新區獲準成立。
???????2000年前后,我國孵化器的投資主體從過去較單一的政府主導向多元化發展,民營企業、大專院校等不同主體紛紛加入孵化器。他舉例說,成都高新區奏出的“首個音符”,“由科技部火炬中心認定的中國第一家民營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就在成都高新區的天府新谷。”
???????在顏振軍看來,我國創業孵化事業走過30年,當今和未來的任務是走出跨國孵化、國際化孵化器的陽關大道。他比喻說,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孵化器管理者要從過去提供服務的“保姆”,轉變為可以導“國際大片”的“國際制作人”,“整合各種國內外資源,進行跨國孵化、跨國合作,走出國際孵化之路”。 本報記者 鄭其
???????5月10日晚,中國孵化器30周年創享會在成都高新區舉行。“這是一部老舊但卻有著特殊意義的老物件。”在感言分享環節,從事科技孵化20余年的天府新谷董事長王明新,拿出了一部摩托羅拉翻蓋手機說。
12年前,就是用這部手機,王明新接到了來自科技部火炬中心的電話——天府新谷經過評審,需要前往北京接受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認定考核。“那是2005年,我清晰記得自己帶隊參加評審的每個細節。”也就是在那一年,天府新谷順利通過考核驗收,成為全國首個國家級民營科技企業孵化器。
?來源:成都高新報A05版特別報道?? 編輯:于悅
鏈接:http://paper.cdht.gov.cn/pc/col/201705/12/colA05.html
注:顏振軍系首都科技發展戰略研究院執行院長、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