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目前,我國經濟發展已進入以調整提升為主基調的關鍵階段,正從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盡管各項事業穩步發展,但對標高質量發展的要求,在制度、創新、生態、民生等領域還存在一些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亟需聚焦主要矛盾,補齊突出短板,在解決制約發展的突出瓶頸和深層次問題上取得重大突破。
一、補齊創新短板,以制度創新和科技創新雙輪驅動高質量發展
? ? ? 另一方面,把人才的培養和挖掘放在創新驅動發展的優先位置。進一步改革人才培養、引進、使用機制,完善正向激勵機制和容錯糾錯機制,充分調動全社會創新創業積極性。同時,圍繞改善營商環境,大力培育創新型企業,確立以企業為主體的創新格局,為經濟結構轉型升級、新舊動能轉換提供強大動力。國內外經驗表明,民營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是最具創新活力的創新主體。未來應在注重培養發展龍頭企業的同時,更加重視制度創新、服務創新,營造良好的創新生態,充分釋放民營企業的發展活力,促進科技型中小企業成長壯大。在注重自主技術創新的同時,更應重視強化管理創新、服務創新等非技術創新。
二、補齊生態短板,以綠色產業推動經濟綠色發展
三、補齊民生短板,切實讓人民共享改革開放成果
? ? ? 第一,健全城鄉融合發展的體制機制,著力解決好農村空心化等突出問題。大力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進程,促進鄉村全面振興。
四、補齊機制短板以評估為指揮棒引導高質量發展
? ? ? 一是突出指標體系建設。高質量發展指標體系應體現“真實進步”理念。通過構建以新發展理念為根本,以經濟增長、創新發展、協調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共享發展六大類指標為基本框架,能夠衡量、體現中國經濟社會真實進步的指標體系,有針對性地提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有效方略對策,增進國民整體幸福感。
編輯:文藝璇
版權聲明
欲轉載文章,請您聯系cistds@cistds.org.cn申請轉載授權。已經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和作者信息。請自覺遵守我們的轉載要求,尊重作者及原創版權,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如發現有未經允許或不合要求的轉載、修改及不當使用時,我們將立即舉報,并要求您刪除文章。原創之路不易,感謝您的支持與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