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8日-10月15日
【互聯網】
華為首次曝光量子計算成果
10月12日,華為正式發布量子計算模擬器云服務平臺 HiQ,包括基于華為云經典算力構建的量子計算模擬器及量子編程框架。這使得華為在繼去年中國科學院-阿里巴巴量子計算實驗室、中科大本源量子公司、清華大學NMRCloud團隊發布量子計算云平臺之后,成為國內又一家進軍量子計算云服務的機構。這家通信巨頭現正在積極參與全球量子計算生態的構建。
原文鏈接: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14180324423859292&wfr=spider&for=pc
“點評:如果傳統計算機的速度是自行車,量子計算機的速度就好比飛機。華為緊隨阿里進軍量子計算云服務領域,既將眾人目光吸引到被稱作“自然賦予人類的終極計算能力”的量子計算領域,也表明其推進第三次產業變革的決心。”
研究報告預計今年全球Wi-Fi經濟價值接近2萬億美元
Wi-Fi聯盟委托機構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今年全球Wi-Fi經濟價值接近2萬億美元。該報告對美國、英國、法國、德國、日本和韓國的Wi-Fi經濟價值進行了預測:今年這六個國家Wi-Fi的經濟價值分別為4990億美元、540億美元、440億美元、940億美元、1710億美元和680億美元。
原文鏈接:https://36kr.com/newsflashes
“點評:2萬億美元約為14萬億人民幣,約為去年中國數字經濟規模27.2萬億元的一半。Wi-Fi技術具有較強的經濟正外部性,被認為是數字生態系統的主要經濟引擎。因此,各國需要制定良好的頻譜政策,明確產權邊界、減低交易成本,確保未來更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創 新】
201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公布
2018年度諾貝爾經濟學獎授予美國經濟學家威廉·諾德豪斯(William D.Nordhaus)和保羅·羅默(Paul Romer),以表彰二人將技術創新和氣候變化與經濟增長相結合。通過解釋市場經濟與自然和知識的互相聯動,拓寬了經濟學分析的范圍。羅默和諾德豪斯的貢獻集中于方法論,為經濟學日后研究提供了技術創新和氣候變化的分析框架。
原文鏈接:https://www.toutiao.com/i6610234491703132676/
“點評:技術創新與氣候變化,這兩大主題,若是在中國評選諾貝爾經濟學獎,獲獎者可能是誰,你們說呢?”
2018年全國雙創活動周啟動
10月9日,2018年全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活動周主會場活動在四川成都啟幕。這是繼北京、深圳、上海之后,全國“雙創”活動周首次將主會場設在中國西部。圍繞“高水平雙創,高質量發展”主題,成都主會場將精心組織開展7項重點活動和29項特色活動。來自國家30多個部委、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120個國家雙創示范基地的近1000名代表參會。
原文鏈接:http://finance.people.com.cn/n1/2018/1010/c1004-30331245.html
“點評:2017成都“雙創”指數85.26,僅次于北京、上海、廣州,位居全國第四。《中國城市創孵指數2018》也指出,珠三角、京津冀、成渝城市群的創業孵化指數位列中國19個城市群的前三甲。2018年全國“雙創”活動周主會場選擇在成都,有助于構筑北有中關村、南有深圳灣、東有長陽谷、西有菁蓉匯的全國“雙創”區域引領版圖。”
國家統計局:2017年我國科技投入力度加大 研發經費增速加快
日前《2017年全國科技經費投入統計公報》發布。我國科技投入力度加大,研發經費增速加快。全國共投入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17606.1億元,比上年增加1929.4億元,增長12.3%,增速較上年提高1.7個百分點;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投入強度(與國內生產總值之比)為2.13%,比上年提高0.02個百分點。
原文鏈接:https://mp.weixin.qq.com/s/PGKxYtJF4QLytgLbOufKOA
“點評:理論上講,R&D經費投入的高強度有助于促進產業結構深度調整,推動經濟轉型發展,有利于企業效益的顯著提升。那么實際上呢,錢花進去了,效果或收益究竟如何?”
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綠色產業平臺中國辦公室一行赴奧地利維也納參加第三屆“一帶一路”城市綠色經濟發展大會
2018年10月9日至11日,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第三屆“一帶一路”城市綠色經濟發展大會在維也納聯合國總部召開。會議關注城市層面實現可持續的工業發展及“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來自88個國家188個城市1050名與會者參加。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綠色產業平臺中國辦公室作為工發組織綠色產業平臺框架下唯一的區域執行機構受邀參會,不僅受到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總干事李勇的專程會見,還舉行了《中國企業綠色發展案例集》專場推介會,對外展示了中國企業綠色發展的成就。
原文鏈接:https://mp.weixin.qq.com/s/WYKlPMn1FhANioFRXeeZ0A?
【科研前沿】
法國制造出第一支金屬3D打印手表
法國制表公司和3D打印公司聯手打造了一款獨特的3D打印手表,成為同類產品中的首創者。該團隊使用激光燒結技術在一臺RenishawAM250打印機上對316L不銹鋼粉末進行處理,打印出了表殼。這款手表并非全由3D打印制成,其指針為法國制造,機芯來自日本。
原文鏈接:https://mp.weixin.qq.com/s/yc_FYtzJK8dn37uA6DZ5EA
“點評:自上世紀90年代中期出現至今,3D立體打印技術在小規模產品及零部件制造、醫學器官模型、房屋建筑材料等領域取得了諸多進展。如今,第一款功能性3D打印手表的誕生,是對3D打印材料稀缺、花費昂貴、精度不足等限制性條件的一大突破。”
特殊材料取代硅造出半導體薄膜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工程師最近開發出一種新技術,他們用一批特殊材料取代硅,制造出了超薄的半導體薄膜。新技術為科學家提供了一種制造柔性電子器件的低成本方案,且得到的電子器件的性能將優于現有硅基設備,有望在未來的智慧城市中“大展拳腳”。研究人員利用一種名為“遠程外延”的新技術,使用一批特殊的材料取代硅,制造出了超薄的半導體薄膜,通過相互層疊,可制造出微型、柔性、多功能設備,例如可穿戴傳感器、柔性太陽能電池等。
原文鏈接:https://mp.weixin.qq.com/s/zEw6Ze3tx0daxX--rmppnA
“點評:柔性電子技術,簡單說就是軟的、靈活的、可變形的電子技術。雖然目前尚處在起步階段,但像人類皮膚一樣柔軟的柔性電子器件,將是電子工業下一個發展的大趨勢,甚至可能顛覆智能手機,未來在信息、能源、醫療、國防等領域都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首都資訊】
2018全國雙創周北京會場六大展區精彩呈現
10月9日,2018年全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活動周北京會場在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展示中心開幕。緊扣全國雙創周“高水平雙創、高質量發展”主題,展覽面積超過18000平米,參展單位300余家,展出項目600余項,展示了北京在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升級、建設全國科技創新中心的最新成果和顯著成效。期間,2018年“區域協同創新發展論壇”舉行,助力京津冀、長三角、珠港澳及雄安新區發展大計。
原文鏈接:https://mp.weixin.qq.com/s/TabXjx4bzZouHAUYSLkUsQ
北京市政府新聞辦召開發布會,解讀北京市加快醫藥健康協同創新行動計劃
日前,北京市政府辦公廳正式印發《北京市加快醫藥健康協同創新行動計劃(2018-2020年)》。10月12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聯合召開新聞發布會,就相關政策進行信息發布和解讀。醫藥健康產業作為北京市重點發展的高精尖產業之一,承載并發揮著建設全國科技創新中心,構建高精尖經濟結構的重要作用。
原文鏈接:http://wemedia.ifeng.com/81763636/wemedia.shtml
*資訊摘編與點評:張橦
編輯:柒七、王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