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科學地預見未知的世界是可行的嗎?我們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精確預見未來事件嗎?究竟什么才是人類的未來?陌生,也許是開始的契機;未知,才有探尋的可能。知名智庫人物、南非未來學專家邁克爾?李最新著作,首都科技發展戰略研究院最新譯著成果,一部縱談人類發展與個人機遇的鴻作——《破譯人類的明天》,帶你深入暢想之境,尋找人類的未來。不懂未來,終將被淘汰!
作者簡介
邁克爾·李(Michael Lee),南非著名未來學者,知名智庫“南非未來研究所”創始人,全球性商業組織ATM工業協會CEO,著有《認識我們的未來》。
譯者簡介
關成華,法學博士,經濟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哈佛大學肯尼迪政府管理學院、法學院高級訪問學者,首都科技發展戰略研究院院長、北京師范大學經濟與資源管理研究院院長、創新發展研究院院長,《首都科技創新發展報告》《中國城市科技創新發展報告》等系列報告主編。
內容簡介
從前,先哲預知了現在;現在,我們也可以嘗試解碼未來。本書介紹的未來的模型包含未來形成的過程和特點。它們表明未來是可知的,未來暗含的秩序可以用科學的研究方法解讀,即通過一個因果模型破解深嵌在現實之中的未來秩序的內在驅動因素。
未來用變化和我們交流,而變化的密碼可以被破解,因為它遵循因果法則。
通過發掘現實的物質定律和發展原理,現代科學已經破譯了現實。盡管未來表面看來既隱秘又難以捉摸,它依然按照同樣的普遍力量運行,這種力量持續不斷地驅動現實的誕生。
深度解讀國家、社會與個人的未來走向,直面石油危機、人口危機等世界性問題,探尋人類生命存續的奧秘。
用科學的方法探究未來,用探尋到的規律預測明天,一部縱談人類發展與個人機遇的鴻作,愛好科學知識的你不容錯過!
本書目錄
第1章 破譯未來
未來由各種能被預先確定的原因組成,因此,我們能夠從現在預測出未來將會發生什么。未來不可能飄逸在科學和邏輯之外。
第2章 管理未來
只有通過系統性的預測才能跑在變化前面。預測是人類長期進化過程中的既有技能。我們讓人重新拾起這個天生的技能,并把它轉化為一門系統科學。
第3章 產生未來
世界由自然規律構成,程度之深相當于世界被編進了一個程序一樣。你可以通過研究生命的內置編碼來解讀生命,探索未來也是同樣道理。
第4章 未來是四維的
時間和空間同屬四個維度融合而成的時空連續體。當物體高速運動時,時間確實會慢下來。而當物體從重力源移開時,時間則會加速。時間和空間是融合在一起的。
第5章 科學預測的興起
現代邏輯學先驅喬治·布爾指出:科學的目標……是認識法則與關系。能夠從偶然聯系種識別出實現這一目標的必要條件,是科學進步最重要的條件之一。
第6章 未來的邏輯
不存在偶然。如果自然和社會行為遵循科學法則或既定原則,這就為預測它們的未來狀態和結果鋪平了道路。
第7章 時間周期
周期表明實體的規律行為。時間好像把一切事物都安排得井然有序,它解開了生活的類似DNA的內置編碼……
第8章 人口宿命
人口趨勢的確能在一些重要的方面決定社會的未來。“人口就是命運”。
第9章 預測的方法
在時空連續體中,空間和時間不可分割,所有的變化都發生在時間維度這個連續體中,沒有事物可以獨立于時間之外……
第10章 給未來暗含的秩序建模
未來似乎在從前面拉著我們。我們一直覺得自己深陷時間的漩渦之中。我們是時間的產物。我們流向未來。
第11章 尋找個體的未來
所有的事物,包括你和我,都在一條進化的路上。時刻保持因果影響意識,就能更好地塑造我們的未來。
第12章 尋找組織的未來
組織必須有正確的方向,才能取得進步。理念是組織生存和成功的關鍵,第二重要的方面,則是組織的管理者。
第13章 尋找國家的未來
把科學作為21世紀的治國框架。事實證明,科學是創新、認識自然規律、解決問題,甚至創造財富的關鍵。
第14章 前進
前進可以被簡單地定義為在空間和時間上前行。在空間上前行意味著可以改善物質世界。在時間上前行是向一個更強大的未來投資。最終,前進可以一舉兩得。
第15章 本世紀的序幕
21世紀,人類面臨著4個變動秩序:人口衰減和全球老齡化、國際勢力重心轉移、氣候變化和環境惡化、作為工業能源的礦物燃料減少……
第16章 我們將何去何從?
社會的演變是一個根深蒂固的過程,但可以由我們掌舵。我們需要做的就是留意前方的危險信號,必要時改變方向,防止觸礁。
注:*《破譯人類的明天》譯著由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出版。如需全文可聯系首都科技發展戰略研究院,郵箱:cistds@cistds.org.cn。
編輯:張橦、王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