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經濟圈地區科技合作與發展已經進入了一個新的以強化區域協同創新為特征的發展階段。加強首都經濟圈地區科技合作,將大大促進首都經濟圈地區實現科學發展及區域綜合競爭力的提升。本研究首先分析了首都經濟圈地區科技合作與發展所面臨的科技全球化等環境背景,提出了首都經濟圈地區科技合作與發展所面臨的重要命題。總結了首都經濟圈地區科技合作與發展的優勢、劣勢、機會和威脅。凝練出了集成整合優勢科技資源,實施重大科技合作專項和建設重大產業創新基地,形成互動共贏的區域科技合作與發展機制以及點軸支撐的區域科技發展布局的基本思路;并確定了首都經濟圈地區科技合作與發展的18個科技優先合作領域、24個重大科技合作專項以及“三基三帶”戰略布局。最后提出了包括建立健全組織協調體系;構建聯合攻關、自主創新的科技合作平臺;建立合作共享的科技投入機制;深化政府科技管理職能的改革,建立統一、公正的市場環境;建設技術轉移合作服務體系,促進科研成果的轉化和產業化等五大戰略對策。
首都經濟圈是以國家首都為核心形成的都市圈,是首都經濟職能發揮時所波及的空間影響范圍,也是支撐首都經濟職能發揮的區域基礎,包括首都城市及與其具有密切社會經濟聯系和帶有一體化傾向的周邊城鎮和地區[1]。縱觀全球經濟的發展態勢,以世界城市為核心的首都經濟圈地區不僅是世界經濟最為活躍的區域,也是科技創新最為活躍的地區。伴隨著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的建設,以及北京海淀區、天津濱海新區、河北唐山市被列入科技部國家創新型試點城市,首都經濟圈地區科技合作與發展開始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發揮首都經濟圈地區科技資源優勢,強化區域協同創新,將促進首都經濟圈地區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提升區域整體實力與綜合競爭力。
編輯:楊爽
注:刊載于《2012首都科技創新發展報告》,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更多信息請聯系cistds@cistds.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