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時期是北京在新的起點上全面推進國家創新中心建設的關鍵時期,首都發展呈現新的階段特征和要求,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實現創新驅動的緊迫性進一步凸顯。近年來,本市自主創新能力有了明顯提升,科技成果數量逐年增長,如何進一步促進科技成果源源不斷地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為“轉方式、調結構”注入動力,實現北京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在自主創新和科技成果轉化兩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的目標,最大限度地將首都科技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大動力,是北京率先形成創新驅動發展格局的重要命題,不僅為中央領導高度關注,也成為全社會的共同期待。
課題組通過調研發現,目前本市科技成果轉化相對于首都經濟社會發展的巨大需求還有一定差距,特別是財政資金資助形成的科技成果還有待發揮更大的作用;政府科技計劃項目管理中還存在著一些長期性、根本性的問題亟待破解,主要表現在:一是如何完善項目發現機制,準確識別出那些具備轉化應用前景的科技項目;二是如何完善成果評價機制,科學衡量科技成果的真正價值;三是如何完善組織培育機制,有效引導產、學、研、用形成多方協同的創新體系;四是如何完善項目推進機制,合理構建符合科技創新規律的項目與經費全過程管理體系。
為此,本課題圍繞有利于科技成果轉化的政府科技項目管理機制,研究如何通過政府科技計劃項目管理,更好地促進科技成果盡快轉化為現實生產力,推動首都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本課題圍繞以下幾方面思路提出了相關對策建議。一是建立企業主導產業技術研發創新的體制機制,有效促進產學研用協同促進科技成果轉化;二是完善重大科技項目發現、篩選、立項機制,注重從源頭上推動科技成果轉化;三是優化政府科技投入模式與經費管理方式,提高政府創新管理績效;四是加強科技項目全過程監督評估,切實保障具備市場化應用前景的科技成果落地轉化。
為說明問題更具針對性,下文中的科技項目專指具有產業化應用前景的政府科技計劃項目。
編輯:楊爽
注:刊載于《2012首都科技創新發展報告》,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更多信息請聯系cistds@cistds.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