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績效反映科技創新活動產生的經濟效果和社會影響,是評價首都科技創新發展目標實現程度最重要的指標,占總指數權重的40%。創新績效下設五個二級指標,分別是:科技成果、經濟產出、結構優化、綠色發展和輻射引領,具體細化為27個三級指標。
???????科技成果是指地區科技創新活動的直接產出成果;經濟產出是指地區經濟發展情況,直接體現科技與經濟結合的指標;結構優化是指地區經濟結構變化;綠色發展體現科技創新促進可持續發展作用和程度;輻射引領是指本地發展對外部發展的影響作用。
圖1 ?創新績效各二級指標得分
???????從測算結果來看,首都創新績效指標得分穩步提升,2015年得分100.35分,比“十二五”初期(2011年)增長20.1%,年均提高4.2分。各二級指標具體情況如下:科技成果經歷了3年平穩發展,2015年突飛猛進,且得分最高,達到144分,較上一年增幅26.1%;輻射引領進步速度較快,達到97.47分,較上一年增幅14.3%;經濟結構得分92.44分,較上一年略微下降;經濟產出得分88.80分,與上一年基本持平;綠色發展得分83.73分,較上一年略微提高。
一、科技成果登記超千件,專利授權量增長五成
???????2015年,北京市科研成果豐厚,專利申請量15.63萬件,較上一年增長13.18%。全年技術合同成交額3452.6億元,較上一年增長10.1%。R&D項目(課題)數13.70萬項,較上一年增加6.86%。科技成果登記數基本與往年持平,達到1045件。發明專利授權量在2015年達到35308件,較上一年增長五成。
圖2 ?2011-2015年每億元R&D經費PCT專利數
?
圖3 ?2011-2015年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
二、“28條新政”等合力推動科研政策持續改革
???????2016年,北京市在全國最早出臺《進一步完善財政科研項目和經費管理的若干政策措施》(簡稱“28條新政”),針對制約科技創新發展的瓶頸問題、創新主體最關心的難點問題、科研人員普遍關注的熱點問題,堅持改革突破和創新服務,賦予承擔單位和科研人員開展科研更大的自主權。北京市對于科研政策的深化改革,為打造全國科技創新中心提供了優良政策環境條件。
三、大力發展生命科學、網絡科技等高新技術
???????2016年,北京市對接國家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啟動實施“腦科學研究專項”、“石墨烯科技創新計劃”、“智能網聯駕駛技術創新工程”等市級重大專項。持續穩定支持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發展,國際專家評估委員會一致認為該所“已經成為世界一流科技創新卓越中心”。推動成立“北京生命科學與健康協同創新聯合體”,開展引領性技術創新突破和應用發展。
四、經濟持續增長,勞動生產率穩步提升
???????2011-2015年,北京地區經濟增長速度受到國內經濟轉型大環境的影響,地區生產總值增長率逐年放緩,但經濟總量仍然十分可觀,2015年北京地區生產總值23014.59億元,較2014年增長1683.8億元。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第二產業勞動生產率和第三產業勞動生產率均實現了穩步提升,比“十二五”初期(2011年)分別增長30.4%、26.9%和25.6%。
圖4 ?2011-2015年北京人均地區生產總值
五、服務經濟發展穩定,生產生活服務業增速顯著
?????? “十二五”期間,北京地區第三產業發展迅速,第三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加速提高,2015年已達到79.7%,較前一年增長近2個百分點,占比穩居全國首位。
圖5 ?2011-2015年北京第三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
?????? 2016年,北京市第三產業增加值增長7.1%,快于全市經濟增速0.4個百分點。其中金融、信息、科技服務業等優勢行業繼續發揮支撐作用。生活性服務業增長加快,為服務業發展注入新的動力,公共服務業也呈現較好的增長態勢。
六、高新技術與“互聯網+”助推新經濟快速發展
???????為了及時全面反映新經濟的發展情況,北京市在2016年針對新經濟開展了統一監測研究,嘗試建立新經濟的統計監測制度。從監測結果來看,北京新經濟發展迅速,增速達到10.1%。北京新經濟有三個顯著特點:1、新技術、高技術推動部分新產業快速發展。2、互聯網+促進新業態的孕育成長。3、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活力充分顯現。
七、節能降耗成果遠超“十二五”目標
???????2015年,北京市繼續秉持綠色發展理念,關停退出一批高污染企業。“十二五”期間,北京地區關停退出一般制造和污染企業1006家,退出低端市場228家,萬元地區生產總值水耗降低至16.6立方米,萬元地區生產總值能耗降低至0.34噸標準煤,分別比“十二五”初期(2011年)減少25.0%、26.1%,遠超北京市“十二五”目標。
圖6 ?2011-2015年北京萬元地區生產總值水耗與萬元地區生產總值能耗
八、多方聯治大氣污染,污染減排成效顯著
???????“十二五”期間,北京市嚴格落實大氣污染防治條例,制定實施清潔空氣行動計劃,建立區域大氣污染聯防聯控機制,壓減燃煤近1400萬噸,淘汰全部黃標車,淘汰老舊機動車183.2萬輛,細顆粒物濃度比2012年下降15.8%,四項主要污染物減排超額完成目標任務。實施“建管限”綜合治堵措施,加大軌道交通建設力度,城市路網進一步完善。
九、城市垃圾、廢水處理率逐年提高
?????? 北京市在“十二五”期間制定實施垃圾、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兩個三年行動計劃,新增生活垃圾日處理能力1.2萬噸,生活垃圾資源化率提高到55%,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99.8%;新增污水日處理能力120萬噸,再生水年利用量達到9.5億立方米,城市污水處理率達到87.9%。
圖7 ?2011-2015年北京城市污水處理率和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
十、成果輻射覆蓋全國主要地區,八成技術合同成交額流向京外
???????2015年,北京地區流向京外技術合同成交額2827.5億元,合同數38758項,分別占技術合同成交總額、合同總數的82%和54%。“十二五”以來,北京技術合同成交額超過50%輻射到京外省市,流向全部省份的330多個城市,對地級以上城市實現了全覆蓋。
???????同年,北京向津冀輸出技術合同111.5億元,比2010年增長67.5%;向“長江經濟帶”、“一帶一路”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輸出技術合同達到了884.1億元和970.4億元,是2010年的2.6倍和2.2倍。可見,北京在服務其他地區創新發展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圖8 ?2011-2015年北京流向京外技術合同成交額占北京市技術合同成交總額比重
十一、技術出口增長四成,加速建設國際技術轉移樞紐
???????“十二五”以來,北京技術出口到約80個國家和地區,出口合同總額占比由2010年的24.8%增長到2015年的31.8%;北京技術輸出到“一帶一路”沿線39個國家和地區,成交額累計達1381.6多億元,占同期北京出口總額的39.5%。
???????2015年,北京圍繞國際技術轉移樞紐建設,積極推動優勢產業走出去。出口技術合同1311項,成交額948.8億元,比上年增長36.2%。2016年,北京現代農業科技創新聯盟與內蒙古生物技術研究院共同建立了京蒙合作現代農業技術轉移平臺,分設4個工作站,形成“平臺+工作站+科技特派員”形式的技術轉移轉化網絡。
圖9 ?2011-2015年北京技術出口合同成交額/億元
編輯:于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