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發展為綠色金融提供肥沃土壤,綠色金融是綠色經濟的新引擎,是綠色發展的有力推手。4月17日,首都科技發展戰略研究院院長關成華教授接受采訪時表示,對中國企業來說,要想提高國際競爭力,要走綠色發展道路,做綠色企業,發展綠色經濟。綠色發展的一個重要驅動力來自技術創新,而促進綠色發展的另一個引擎是綠色金融。另外,針對現在中小企業普遍面臨的融資難、融資貴難題,關成華教授還給出了建議。
發展綠色經濟是世界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
關成華教授表示,綠色經濟的本質是以生態、經濟協調發展為核心的可持續發展經濟,是以維護人類生存環境,合理保護資源、能源以及有益于人體健康為特征的經濟發展方式,是一種平衡式經濟。發展綠色經濟是未來世界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
值得重視的是,“綠色發展”這一關乎全人類命運的發展理念正面臨著資本供給不足和資本配置低效的雙重挑戰。綠色發展的一個重要驅動力來自技術創新,而促進綠色發展的另一個引擎就是綠色金融。
實施綠色金融戰略,促進企業綠色轉型
“綠色金融”概念提出的本意是充分發揮金融在綠色發展中的作用,建立起一套有效的綠色金融體系,應對綠色發展過程中的資本約束和配置結構挑戰,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的綠色化轉型。
那么,在全球綠色發展框架下,如何推動實施綠色金融戰略,促進企業綠色轉型?關成華認為,目前我國綠色金融的缺口大,尤其是對綠色技術的支持嚴重不足,未來提升的空間巨大,還存在著標準模糊、企業參與度低、市場機制不健全、產品與服務種類單一等問題。
為了讓綠色金融更高效地服務企業,助力企業實現綠色轉型,應該在不同層面上實現從理念到工具的創新。
關成華教授表示,政府層面可從宏觀以及微觀層面對綠色金融進行引導,以自上而下的方式為金融創新構建發展基礎并提供大力支持;金融機構應積極發展非標準化產品,豐富產品金融線,為新興產業金融提供有效的信息載體;對于企業,應注重綠色金融、科技金融、影響力金融等創新型金融工具的協同效應。
提高企業直接融資比例,優化融資營商環境
破解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為企業解困,是激發市場活力、促進創新創業、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如何破解這一難題,關成華教授給出四點建議。
他表示,破解難題首先要提高直接融資比例。切實發揮創業板、中小板、新三板等多層次資本市場的功能,使更多優秀的中小企業特別是創新型中小企業能通過上市滿足資金需求。其次,要優化有利于中小企業融資的營商環境。深化政府“放管服”改革,清理規范阻礙中小企業融資的政策規定,減少擔保、評估、公證等費用和時間,降低中小企業融資成本。第三,應放寬金融機構考核指標。最后應加強中小企業征信系統建設?。
此次來沈參加“創新·信用·服務”2019金融服務民營企業系列活動,關成華教授充滿期待。他告訴記者:“本次活動搭建了政府、金融機構、企業、研究部門和國際組織之間思想和實務交流的平臺,不僅有助于更好的完善沈陽金融生態,推動金融改革創新,匯聚金融資源,也有助于更好的發揮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服務功能,改善和優化沈陽營商環境,做大做強沈陽民營企業,吸引海內外投資,實現區域經濟更高質量發展。”
來源:《沈陽日報》
原文鏈接:http://epaper.syd.com.cn/syrb/html/2019-04/18/content_222785.htm?div=0
編輯:笑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