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科技發展戰略研究院特約研究員、瀚海智業控股集團董事長王漢光先生在1月20日舉辦的“2018首科新年論壇”上根據主題“創新創業新時代”發表主旨演講,結合其多年從事創業孵化的經驗,提出“中國創業經濟要走出去”,并系統講述了中國創業經濟走出去的緣由、經驗及展望。
中國創業經濟走出去
談及中國創業經濟走出去的緣由,王漢光表示,雖然中國孵化器在數量上已經遙遙領先,但是在軟件、軟服務方面仍要向歐美同行學習。
以瀚海智業控股集團為例,瀚海控股于2011年4月份遠赴孵化器的發源地——美國硅谷開始國際化布局,積極融入硅谷活躍的創業孵化氛圍,學習孵化器的本原、起因、發展和理念。并借助中國創業經濟走出去的大潮,在此后7年間,先后在3個國家、5大領域,建設8家園區。
溝通與合作
中國創業經濟在走出去過程中付出了諸多努力,也在不斷的嘗試中摸索和積累經驗,溝通和合作正是王漢光總結出的中國創業經濟走出去的兩大要點。
首先,溝通很重要。改革開放近四十年來,大洋彼岸對于中國的了解遠遠少于我們對他們的了解。中國的創業孵化企業要更加主動的融入當地主流社會,發掘其對于中國的需求。
其次,合作很重要。在創業孵化企業的國際化進程中,要秉承“商以載道、成人達己”的理念,選取行業標桿企業尤其是具有差異互補優勢的企業進行強強合作。
創業孵化中的“木桶理論”
他還引用管理學中的“木桶理論”對未來經濟進行展望,認為未來經濟一定是共享經濟,優勢互補,聚勢共贏。為充分發揮創業孵化企業在創新元素方面的優勢,提升創新創業的績效,共同發展海外孵化、國內加速的目標,中國的創業孵化器要積極與國內、國際知名的企業展開合作。在未來的共享經濟時代,創業孵化器除了為中小企業提供支持之外,更要為大企業、上市公司展開服務,并憑借海外園區、團隊和創新網絡的優勢,為上市公司在歐美更好、更快、更準地尋找到項目資源,引起眾多共鳴。
為了更好地幫助中國創業經濟走出去,“中國孵化器國際聯盟”、“北京對外走出去專委會”等官方或非官方的團體正在積極籌建,旨在為北京乃至全國的產業經濟發展、經濟繁榮做出貢獻。
編輯:王楠
注:*本文根據王漢光研究員在“2018首科新年論壇”上發表的主旨演講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