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綠色競爭力是指“一個城市在競爭和發展過程中,基于可持續發展目標,以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方式創造物質和生態財富,增進社會福利,進而獲取競爭優勢的系統合力”。
2018年9月,“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2018年工業發展報告》暨《2018中國城市綠色競爭力指數報告》發布會”在京舉行。首都科技發展戰略研究院關成華院長領銜的課題組發布了《2018中國城市綠色競爭力指數報告》,由北京師范大學中國民營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韓晶教授做現場宣講。
圖:北京師范大學中國民營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韓晶教授
發布《2018中國城市綠色競爭力指數報告》
一、中國城市綠色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
從經濟基礎與科技進步、自然資產與環境壓力、資源與環境效率、政策響應與社會福利四個方面全面設計并最終形成中國城市綠色競爭力指標體系。
二、中國城市綠色競爭力的結果分析
在參與測算的290個城市中,城市綠色競爭力綜合指數平均值為0.2434,其中,有115個城市的綠色競爭力指數高于平均水平,175個城市的綠色競爭力指數低于平均水平。綜合指數最高的城市是北京,達到0.4514;最低的城市是荊州,僅為0.1821。綜合指數排在前20位的城市依次是:北京、深圳、上海、長沙、廣州、無錫、賀州、杭州、三亞、海口、蘇州、常州、南京、天津、克拉瑪依、武漢、威海、廈門、東莞和青島。
三、中國城市綠色競爭力指數報告的主要發現
· 綠色競爭力空間差異明顯
· 城市綠色競爭力形成具有“行政優勢”
· 城市綠色競爭力呈現“同群效應”
· 城市群綠色競爭力呈現“俱樂部收斂”特征
· 城市規模是提升城市綠色競爭力的密鑰之一
· 經濟發展水平與城市綠色競爭力密切相關
本文摘編自《2018中國城市綠色競爭力指數報告》,如需購買煩請聯系cistds@cistds.org.cn。
編輯:于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