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大眾創新、萬眾創業”的深入發展,創新創業已成為推動中國經濟穩定前行的“雙引擎”。2017年,國務院再次部署“雙創”發展,于7月21日發布了《國務院關于強化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進一步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深入發展的意見》(國發〔2017〕37號),明確指出要進一步系統性優化創新創業生態環境,強化政策供給,突破發展瓶頸,充分釋放全社會創新創業潛能。
北京作為首都,對于全國“雙創”事業的發展具有重要引領效應。同時,創業孵化行業也成為北京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的重要抓手。在培養經濟發展新動能、轉方式、調結構和社會協調發展方面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近日,首都科技發展戰略研究院聯合科學技術部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中心出版《中國創業孵化發展報告2017》,報告以2016年全國科技企業孵化器和眾創空間的調查統計數據為基礎進行分析,所有數據來自科學技術部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中心。
根據《中國創業孵化發展報告2017》,我們總結了北京市創業孵化行業發展的七點優勢并分上下兩篇發送,供決策部門、創業孵化從業者和研究人員參考。
(一)創業孵化機構“少而精”
總體來看,2016年北京市創業孵化機構的數量及面積較同比均略有減少,但在孵企業總數及累計畢業企業數卻平穩增長,表明創業市場溫熱,創業孵化機構正在從“擴張”轉變成“求精”。
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底,北京市孵化器數量僅有111家,眾創空間數量僅有133家,均低于全國平均水平。但是,孵化器在孵企業數超過5000家,全國排名第8,眾創空間當年服務的創業團隊數量超過1.6萬個,全國排名第2;孵化器內累計畢業企業7659家,占全國累計畢業企業數量的8.5%,是全國平均值的2.7倍,排名第3。
(二)創業孵化機構營收能力全國領先
無論是孵化器還是眾創空間,其總收入均排名全國靠前,北京市創業孵化機構的發展水平較高,營收能力較強。數據顯示,2016年,北京市孵化器總收入19.4億元,是全國平均值的2倍多,全國排名第3;眾創空間總收入13.1億元,是全國平均水平的2.6倍,排名第3。
(三)創業孵化機構投資呈現“企業為主、政府為輔”模式
整體來看,北京市創業孵化機構的投資主體是企業,創業孵化機構整體呈現市場化運營模式。從數據看,2016年,北京市孵化器投資構成中,企業投資超過96億元,占投資總數的96.7%,財政投入僅有0.85億元。同時,北京市孵化器孵化基金總額132.7億元,是2015年的3.5倍,占全國孵化器孵化基金總額的19.3%,是全國平均水平的6倍多,排名第1。? ?
編輯:王楠
注:本文源自《中國創業孵化發展報告2017》,由科學技術部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中心和首都科技發展戰略研究院共同編著,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17年9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