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照明是繼白熾燈、熒光燈之后的又一次光源革命,是我國重點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京津冀地處我國半導體照明產業四大集聚區之一的環渤海區域,已基本形成了相對完整的產業鏈。與珠三角、長三角產業集聚區比較,京津冀區域半導體照明研發資源集中、高端應用與重大示范領先,科技服務完善,但企業普遍規模較小,產業集中度低,上下游配套較差。區域內北京研發創新、關鍵材料、高端和創新應用具有較好基礎;天津在三星等龍頭企業落戶后,成為國內重要封裝器件產地;河北則在芯片制造、低成本應用方面對京津形成互補。未來京津冀協同發展中,三地應在產業政策、市場準入、產業鏈部署方面形成統一:北京突出技術研發、創意設計、科技服務,天津、河北則在封裝、應用環節進行重點發展,三地可通過共建產業園區、共建聯盟、搭建共性平臺等方式進行產業對接,加快創新資源流動,完善產業鏈和創新鏈,實現協同發展。
半導體照明包括發光二極管(LED)和有機發光二極管(OLED),亦稱固態照明,是分別采用第三代半導體材料與有機半導體材料制作的光源和顯示器件,具有耗電量少、壽命長、無污染、色彩豐富、耐震動、可控性強等特點,是繼白熾燈、熒光燈之后照明光源的又一次革命。半導體照明產業主要包括上游外延芯片、中游封裝及下游應用,其關聯產業可擴展到光通訊、光伏、光存儲、光顯示、消費類電子、汽車、軍工、農業、生物、醫療、裝備制造等超越照明領域。
經過十年發展,我國半導體照明產業已初具規模,形成了相對完整的產業鏈,關鍵技術與國際水平差距縮小,示范應用居世界前列。2013年,我國半導體照明產業規模以達到2576億元,其中,上游外延/芯片產值105億元,中游封裝產值403億元,下游應用產值2068億元。十年間,我國半導體照明產業年均增長率接近35%,成為全球半導體照明產業發展最快的區域之一。
京津冀區域位于我國半導體照明產業四大集聚區之一的環渤海區域,近年來,三地政府也紛紛出臺政策支持半導體照明產業發展,形成產值240億元左右,企業250多家,集中科研機構30余個,但與產業發達區域比較,存在產業規模小,集中度低,區域競爭力不強等特點。在中央提出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后,研究如何整合區域內部創新資源,理順產業鏈條,進行互補發展,對區域整體競爭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義。
???????????????????????????????????????????????????????? 編輯:楊爽
注:刊載于《2014首都科技創新發展報告》,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更多信息請聯系cistds@cistds.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