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科技型中小企業可資利用的融資途徑有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兩種。前者包括發行私募股權投資基金、新三板掛牌、創業板上市以及集合債券和集合票據;后者主要是銀行貸款,包括信用擔保貸款和知識產權質押貸款。圍繞著間接融資,又衍生出了融資保險制度和信用評級制度。本課題主要圍繞這些融資法律制度展開,從北京市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法律制度的現狀與存在的問題分析入手,采用比較研究和實證分析的方法,通過對北京乃至全國有關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方面的法律法規進行梳理、比較和研究,對科技型中小企業的發展具有示范作用的企業、金融機構和政府有關部門進行實地訪談,提出了完善北京市乃至全國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法律制度的建議。
課題組建議,在直接融資方面,應完善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立法,尤其要完善私募發行制度和運營監管制度,完善扶持政策,引導基金投向科技型中小企業;積極完善新三板和創業板的制度建設,為科技型中小企業上市融資提供機會;積極推動中小企業集合債券和集合票據的立法。在間接融資方面,應盡快完善信用擔保貸款和知識產權質押貸款的立法,研究制定融資保險和信用評級法律制度。
??????????????????????????????????????????????????????????????????????????????????????????????????????????????????????????????????????????????????????????????????? 編輯:楊爽
注:刊載于《2013首都科技創新發展報告》,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更多信息請聯系cistds@cistds.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