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21日上午,首都科技發展戰略研究院舉辦第七期“首科·創新匯”。來自麻省理工學院人類動力實驗室(以下簡稱“MIT實驗室”)的專家董曉文、冷妍和袁源對“大數據、生活實驗室、社交網絡分析和社會影響分析”等話題進行了主題分享。
圖:“首科創新匯”現場
首先,“MIT實驗室”專家董曉文介紹了實驗室的研究范圍和研究內容。實驗室的研究范圍為傳媒技術、計算機,生物工程,納米和人文科學。現已成立眾多研究小組,主要包括情感計算機、納米傳感器、機器人,數字化行為、全息技術、交互式電影、可觸摸媒體以及視覺和模型等。研究內容直接針對人的需求,目的在于幫助人類提高生活質量。董曉文表示:“同傳統學科相比,這些新學科的交叉范圍更加廣泛,更具探索性。MIT實驗室致力于實現虛擬世界與真實世界的互動,通過各種各樣傳感器采集到的信息,更好地制定政策,為人類服務。”
其次,實驗室專家冷妍和袁源對如何通過傳感器記錄周圍信息,基于模型對未來行為進行預測,以及社交網絡數據搜集、分析和處理方式進行了介紹。
最后,首都科技發展戰略研究院專家同MIT實驗室專家對數據來源、數據規模、數據處理方式等方面內容展開了深入地探討。
編輯:王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