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13日上午,城市綠色發展科技戰略研究北京市重點實驗室(以下簡稱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第一次年度會議在北京師范大學京師學堂召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盧中原研究員,國務院研究室科教文衛司司長侯萬軍,北京市人大常委會科教文衛體辦公室副主任顏振軍,北京市委研究室副主任胡雪峰等學術委員會委員和專家出席會議。北京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北京決策咨詢中心等重點實驗室共建單位領導、北京師范大學陳光巨副校長及相關處室負責人也一同出席會議。
會議上,李曉西教授首先從重點實驗室組織架構建立、已開展的科研工作情況、國際考察與交流、綠色發展大數據平臺打造及實驗室今后工作設想等五個方面就重點實驗室一年來的工作進行了首度總結。李教授在工作總結中提到,重點實驗室在一年的工作中,充分發揮北師大經濟與資源管理研究院、北師大生命科學院、北京決策咨詢中心三家共建單位研究力量的主觀能動性,圍繞北京市綠色發展的實際情況和亟需解決的問題,從城市霧霾、城市垃圾處理、城市污水處理、城市綠色建筑研究、城市綠色能源研究、城市綠色產業等六大方面開展研究調研,撰寫稿件22篇,并形成《2014城市綠色發展科技戰略研究報告》。
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盧中原研究員在致辭中總結了重點實驗室研究的整體方向,認為實驗室所選取的研究領域都是當下政府、學界和百姓最關心的熱點問題,也是城市乃至國家發展的重大長遠問題。實驗室通過國內外案例比較研究,引進前沿方法,緊扣首都可持續發展與城市綠色低碳發展問題,做了大量工作。相信通過研究的不斷深入與長期跟蹤,必將能取得較前沿的成果。同時,盧中原研究員還從學術角度,建議實驗室充分利用自身資源優勢與技術力量,為首都的城市發展課題引進新的研究方法與理念,通過情景模擬、實驗室仿真給出城市綠色發展運行下的模擬結果,為決策部門提出建設性意見。
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各位委員相繼發言。市人大常委會科教文體辦公室副主任顏振軍在發言中表示,實驗室在一年半的工作中,為城市的綠色發展搭建了一個很好的框架,研究領域與工作面很廣。在研究資源與力量上充分突出開放性與緊密性,在研究領域上體現了學科的交叉性,在研究成果上表現出實用性,很好的發揮了智庫的作用。國務院研究室科教文衛司司長侯萬軍表示,實驗室在很短的時間內有了一個很好的開頭,也相信在未來將有更大的發展空間。侯司長認為,實驗室要充分瞄準智庫的定位,同時更好發揮高校自身的特點,吸引一流人才,加強人才培養,實現成果在學術研究與咨詢報告上的相互轉化,在理論研究與實際應用的銜接與過渡上發揮更大作用。
北京市科委楊仁全處長代表依托單位,北京市決策咨詢中心王海蕓副主任代表共建單位,北京師范大學科技處婁安如處長、共建辦吳云峰副主任代表支持單位分別發言,他們的觀點鮮明而富有建設性,對重點實驗室的發展提供了很多良好的意見和建議,會議討論氣氛熱烈。
北京師范大學陳光巨副校長在會議總結發言時指出,重點實驗室的設立體現了北師大在城市綠色發展研究方面的前瞻性與開放性,我校在綠色經濟、水資源、環境研究方面已具有了一定優勢,希望實驗室能夠通過自身的工作將現有成果濃縮到社會前沿性問題中來,將北師大和經資院的智力資源輻射到地方,為國家的綠色發展更好的貢獻力量。陳校長代表學校表示,會繼續在各方面對重點實驗室的建設予以大力支持。
城市綠色發展科技戰略研究北京市重點實驗室依托北京師范大學、首都科技發展戰略研究院,由北京師范大學經濟與資源管理研究院、北京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和北京決策咨詢中心共建。2013年6月被北京市科委正式認定,同年12月,在“首科遠望論壇第一次會議”上正式揭牌,成為北京高校中第一個文理交叉北京市重點實驗室。
編輯:楊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