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科技創新發展指數2018”旨在探索和建立一套具有“首都特色”的科技創新發展評價指標體系,連續、動態跟蹤和度量首都科技創新發展情況。“首科指數”自2012年起已連續發布6期,被譽為首都科技創新發展的“全景圖”、“晴雨表”和“風向標”。
“首科指數2018”由三個層次指標構成,其中一級指標4個,分別是創新資源、創新環境、創新服務、創新績效。創新績效反映科技創新活動產生的經濟效果和社會影響,是評價首都科技創新發展目標實現程度最重要的指標。
特點
總結
在創新驅動發展已成潮流的今天,首都北京積極響應國家戰略,努力打造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創新績效指標得分的逐年提高見證了首都在科技創新領域取得的豐碩成果。2012-2016年,創新績效得分從97.7一路攀升至128.9。從創新績效各二級指標看,科技成果成為拉動創新績效持續提升的強勁源泉,2016年得分218.5,遠高于其他4項二級指標,而且增速顯著,同比提高20.6%。經濟產出得分127.2,在各二級指標中位居第二,同比提高8.9%。輻射引領緊隨經濟產出之后,得分121.0,同比提高6.1%。綠色發展穩步提升,得分118.0,同比提高11.7%。結構優化分值稍低,得分72.5,同比提高7.4%。
在未來發展過程中,還應注重以下三個方面的建設工作:
1、培育高新技術產業。科技是經濟增長第一動力,也是首都未來成功實現經濟轉型的制勝法寶。隨著“三城一區”建設工作的不斷完善,非首都功能的進一步疏解,首都高新技術產業正在茁壯成長之中。為了盡快建成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必須堅持實施《中國制造2025》北京行動綱要,迅速打造一批高技術產業增長點。
2、加強產學研對接。首都擁有得天獨厚的科技創新資源,每年獲得的發明專利、學術類論文、科技獎勵等創新成果位居全國前列,通過進一步暢通產學研對接渠道,才能將創新發明有效轉化為實際生產力,為社會發展做出更多更具現實意義的貢獻。
3、注重污染區域聯防。由于環境污染的跨境傳播性,推動一個地區走向綠色發展必須超越行政區劃的限制。“京津冀”不僅需要在經濟發展上實現一體化,也要在環境治理方面統籌合作,共謀建設碧水藍天的未來。
注:*本文引自“首都科技創新發展指數2018”,經整理。如需報告全文可聯系首都科技發展戰略研究院,郵箱:cistds@cistds.org.cn。
編輯:于悅